最近几天,经过“315晚会”曝光的“脚踩土炕酸菜”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其属于传统工艺,脚踩无可厚非,有人则认为脚踩、土坑腌制这些看似传统的工艺并不是食品安全的遮羞布,即使采用传统工艺质量依然要过关才行。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影响面越来越广,从开始的统一、康师傅等生产老坛酸菜面的方便面厂家,到后面主打酸菜鱼这个菜的餐饮品牌。再到酱菜生产企业,以及给企业提供新鲜芥菜的农民、种植户都面临亏损、破产的风险。另外,因为这件事情还有2名官员被停职,2名官员被免职。
目前土坑酸菜问题还没有完全结束,后续当地部门会给出大家什么样的治理方案暂时还不清楚,但相信一定会给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解决方案的。其实,不仅仅是“脚踩土坑酸菜”,我们平时在菜市场、街边买到的,甚至饭店里面吃到的很多农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也都有问题,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当有朋友知道我从事的是兽医行业时,很多人都会问我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菜市场卤肉店卖的卤牛肉价格比新鲜的牛肉价格还要便宜,他们有什么秘诀吗?
当然有秘诀,秘诀就是以假乱真或者以次充好,以次充好就是使用一些进口的冻牛肉,或者是病死牛肉替代优质牛肉,而以假乱真就是使用其他动物的肉充当牛肉,最常见的就是老母猪肉或者公猪肉。现在淘汰母猪或者公猪的价格甚至不到3元一斤,而活牛的价格却要接近十七八元一斤,看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卤牛肉的价格比新鲜牛肉的价格还便宜了。
同样道理的还有一些所谓的风干牛肉干,其实用的也都是其他肉,然后加入调味剂,让我们吃起来是牛肉的味道和口感,但实际上并不是牛肉。
同卤牛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街边烤鸭,到菜市场买一只活的鸭子少说需要五六十元,贵的需要上百元,而街边烤鸭店一只烤鸭却只需要十几块钱,这些店里的鸭子哪里来的?
如果是正规的烤鸭店,用的烤鸭一般都是集中养殖的鸭子,虽然质量不如农户家里散养的鸭子,但起码质量没问题。而街边烤鸭店的鸭子那么便宜很多都是养鸭场处理的病鸭、淘汰的蛋鸭等,用这种劣质的鸭子做的烤鸭质量也是颇让人担忧。即使是正常养殖的鸭子,这种路边摊也可能存在很多的卫生问题。
最近几年,经常看到有人提着附着在树枝上的蜂蜜坯在叫卖,并宣称这是自己从树上砍下来的野蜂蜜,实际情况完全是人工造的,制作方法并不难,只需要加入大量的糖、色素、添加剂和其它辅料制作成蜂巢的样式就可以了,实际上可能一点蜂蜜都没有。真正的野蜂巢上会有蜂蜜储存区、花粉储存区、蜜蜂繁殖区等。
鸭血是很多人吃火锅、麻辣烫等食物的时候必点的菜品,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鸭血都不是鸭血,可能是鸡血、也可能是猪血。新鲜的鸭血储存时间很短,很多火锅店、麻辣烫店里的鸭血都是装在盒子里面的,用的什么血不知道,但是一定会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和各种添加剂,所以平时还是少吃为妙。
在步行街、小吃街、旅游景点见得最多的小吃就是烤肠,远远就能闻到烤肠的香味,咬一口满嘴流油确实很香。你以为吃的是猪肉烤肠吗?实际上可能确实是猪肉烤肠,但是用的是猪身上最劣质的淋巴结、脖颈肉等,或者压根就不是猪肉,而是皮毛动物狐狸、貂等动物的肉。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在景点游玩,路过烤肠机的时候孩子非要吃,买了两根,媳妇和孩子一人一根,媳妇咬了一口就让我尝,一吃说不出来的骚味,显然不是猪肉做的,最后都扔了,从那以后再也不吃街边烤肠了。
在北方过春节的时候多数家庭都会熬上一盆猪皮冻,冬天吃饭的时候来上一口凉冰冰得很舒服,但因为猪皮冻要求低温才能形成,所以自家的猪皮冻都是只有冬天才能熬制。可是现在在市场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即使是夏天高达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也有卖的,显然这些猪皮冻里面会加入大量的凝固剂,这些添加剂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多数超市的冷冻区都会有蟹肉棒、墨鱼丸售卖,但实际上蟹肉棒里面没有蟹肉,墨鱼丸里面也没有任何墨鱼,有的只是各种淀粉、食品添加剂,虽然可能都符合食品质量标准,但想必这种丸子吃多了对人体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吧。甚至还不如吃脚踩土坑酸菜呢,起码酸菜是真正的酸菜。
前段时间就有网友爆料自己买的泡椒鱼皮经过热水一烫就化掉了,用筷子都夹不起来,虽然有大厨确认泡椒鱼皮确实是鱼皮,只是经过用碱性物质发过的,才会看起来鱼皮更厚实、更有弹性,也更有食欲。但依然有不少网友担心会有不良商家人工造假,或者使用一些不利于身体的物质炮制鱼皮,所以这种食品也是少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