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美食—— 灵台血条面
灵台血条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灵台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在灵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亲朋好友去贺节跟事,都能吃到这种风味独特的美食。客人来了,坐下敬过烟递过茶之后,厚道的灵台人,都要让客人吃一次“随便”,说是随便,没在灵台做过客的人还以为是一个馍、一碟菜,真的随便吃点,结果端上来的是满碗满碗的、红红的、上面飘着葱花料子的、香味扑鼻的面,主人介绍说是“血条面”,端上碗,吃一口,特别好吃,第一次来灵台做客的人,以为“随便”是主人客气的谦词,就一股脑儿吃饱了。其实,在灵台吃血条面真的是“随便吃点”,客人到齐后入席就坐,正式的宴席才开始。所以,在灵台吃血条面是充饥饭,见面饭,序幕饭。
千百年来,血条面在灵台境内流传不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地道的血条面其做法是取新鲜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若干,取精细麦面粉,用过滤好的血浆和面,或手工擀或机压成薄面片,用大油擦遍,切细,上笼蒸熟,客人来了吃时,用五香调料、葱花、蒜苗、鸡蛋饼、木耳、黄花、姜汁、油泼辣子、臊子油等做汤。将做好的血面入汤,泡几分钟即可食用。灵台血条面的特点是:薄劲香、煎稀汪。“薄”是指血面擀得很薄,“劲”是指血面柔中带劲,耐煮耐泡,“煎”是指汤温较高,“稀”是指面少汤多,味道鲜美(人常说味道都在汤里头),“汪”是指汤的搭头(佐料)很丰富,色彩搭配鲜艳,油多味香。血条面食用方便,如果晾干,还利于贮存,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营养丰富,香味悠长,是宴待宾朋、馈赠亲友的独特食品。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血条面是中国民间古老饮食文化的优秀遗产,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大花园中,独树一帜。
血条面
部分资料来源于灵台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