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包括南京在内的许多地方,在秋季都有进补“贴秋膘”的说法,牛羊肉、火锅食材、各类砂锅、糖炒栗子……秋意渐浓,各类“贴秋膘”美食全线上市,销售火热。但近日外地一女子连吃火锅最后被诊断为重症胰腺炎,不加节制“贴秋膘”可能给身体带来大麻烦就此引发关注。专家提醒说,“贴秋膘”也要有度。
秋意正浓
“贴秋膘”美食全线上市
多地民间都有秋季进补说法,味蕾一旦被打开,吃货们的生活立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秋意渐浓的南京,适合秋季的美食已全线上市热卖。
11月1日中午,秦淮区科巷附近的一家羊肉汤馆,进进出出的市民络绎不绝,18元一碗的羊肉汤、16元一碗的羊杂汤成为必点美食。顾客杨先生说,每年天一冷,就不由自主喜欢上羊肉汤,“地道的一碗羊肉汤,加上一点干丝、白菜,上面放点葱花,就是秋风瑟瑟中特别舒服的美食了,热气腾腾的感觉非常温暖。”而就在距离这家店不远的巷口,主营砂锅的一家小店也是生意火爆,人们三三两两就在门前的小桌旁吃着各类砂锅。
在这个季节,随便跑几个巷子,都可以发现生意很火的牛羊肉汤馆,有些汤馆为了显示牛羊肉正宗,更是直接在店门口摆开一口大锅,现场熬制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适合“贴秋膘”的美食不止是牛羊肉,还有必不可少的各类火锅,细心市民一定已经发现,十月以来,身边火锅店生意也明显火了起来,有些火锅店甚至要排队等位。
要说比牛羊肉还要火的“贴秋膘”美食,当属糖炒栗子。街头巷尾,几乎每个地段都有这个季节关于糖炒栗子的传奇,焦糖香味伴着油润栗子,将秋天的仪式感拉得很长。11月1日下午1:30,科巷的一家糖炒栗子店铺前依然排了有十几米长的队,而这种排队的景象并不属于少数几个街巷。
“贴秋膘”类食材销量大涨
天气一凉,以秋天为主打的营销活动也多了起来,销量上涨明显。
在秦淮区一家大型超市,关于火锅的食材和底料放置在显眼位置,类似正在燃烧的火锅装饰物将这里点缀得红红火火,“火锅季开涮”活动正在举办,毛肚、牛百叶等灵魂食材,增添了这个季节涮火锅的超满足滋味,42.8元500克的肥牛肉片、39.9元500克的羔羊肉片等各类涮火锅食材引来众多市民选购。
在王府大街旁一家菜店,老板朱先生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适合涮火锅的食材销量明显上升,丸子、虾滑等菜品销量比较好。正在购买豆制品的市民老陈则表示,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火锅一类的锅具,天气一冷,火锅里加上几个菜,倒进一点火锅底料,“方便又好吃,还热气腾腾的,很喜欢。”
涮火锅食材销量大涨,不只表现在线下店,在线上“贴秋膘”食材同样在这个季节受到热烈追捧。进入十月,这类食材销量在购物平台上一再上涨,其中有一周的火锅食材销量环比增加了69%,奶茶、烤红薯、糖炒栗子等销量分别增加了31%、53%、95%。
“贴秋膘”也要有度
谨防伤害身体
“贴秋膘”的来源和以前的生活条件有很大关联。以前人们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到了秋天丰收季节才可以想办法吃到一点高能量食物,以此来抵御温度越来越低的秋冬天。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夏天高温,人们普遍食欲不太好,而到了秋天气温下降,食欲也变得好了起来。但专家认为,如果秋天吃得太多,会带来不少健康隐患。
据媒体报道,河南32岁的刘女士近日一连吃了好几顿火锅后,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被送往医院后被确诊为重症胰腺炎,其抽出来的血液竟然变成了牛奶色。据专家介绍,“牛奶血”学名是乳糜血,指血浆呈乳白色或混浊状,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据了解,在世界各国推荐的膳食指南中,都没有根据季节提出特殊建议,如果以“贴秋膘”为理由,不加节制胡吃海喝,不但会增加肠胃负担,还可能引发肥胖、超重等问题,甚至由此带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风险。南京一家大型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提醒,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也应防止过度贴秋膘。
专家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进补,注意荤素搭配,肉类应该“多白少红”,适当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贴秋膘”,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