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永嘉大若岩镇的水云村,原本打算好好感受一下这个“乡村音乐漫都”的魅力,结果在云水谣乐舍,却先被这里的美食给“封”了口,竟然有种来不及体验其它浪漫氛围的错觉。
当然,这也跟我们来打卡的时间有关系,相信大部分音乐集市都不会在中午饭点开启运营吧。所以在云水谣周边匆匆参观一圈后,大家也就进入了“干饭”模式。
说实话,这时我来永嘉出差的几天里,摆盘最精致的一餐。浅绿釉的瓷器造型各异,有的还在边角印着几枝梅花,第一眼看去就给人带来不失典雅的高级感。所以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几根地瓜干,这时候看起来也是颇具格调。
几道凉菜虽然都不是什么稀奇的食材,却因为造型干净利落而让人眼前一亮,前菜尚且如此,对于后面端上来的,自然更是饱含期待。
楠溪江红田鱼,溪螺好像是这里招牌性的美食,前者肉质软嫩一点也不腥,唯一让我耿耿于怀的就是它们都不刮鳞片,哈哈,或许这也是这道菜的亮点之一吧。这个季节的溪螺仍然很鲜也很耐“啜”,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云水谣烧得特别入味。
“冬吃萝卜夏吃姜”,把晶莹剔透的白萝卜丝和新鲜白虾炒在一起,是道既营养又美味的时令菜。因为虾不大,皮就很薄,所以我就连壳吃了几只,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比我还糙,可以连头吞,哈哈。
排骨老虎蟹是老板强烈推荐的特色菜,食材都很新鲜,蟹肉饱满,肉质比我们平时吃的梭子蟹要更紧实一些,因为放了酱油,又和排骨搭配一起烹饪,故而没尝出来螃蟹肉自带的那种淡淡的回甜味。
卤牛排有点貌不惊人,但其实入口即化且非常入味,估计炖了很长时间吧。不过因为都比较大块,所以个人觉得如果能配几只一次性手套,会更显贴心哦。
笋衣好像是当地的家常菜,跟猪蹄一起炖煮后,既不肥腻又带点嚼劲,两者一起在口腔中翻滚,带出层次分明的软糯和清脆口感,非常好吃。
秋浓白煎蛋是永嘉比较低调的特色菜,相信很多人没听说过吧。刚开始我也有些云里雾里,不知道为什么菜名中有个“白”字。后来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原来温州话里有种草药就叫“秋侬柏”,正是此物。简单科普一下:“它是堇菜科植物七星莲,生于山地林下、林缘、草坡、溪谷旁、岩石缝隙中。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外用可消肿、排脓。”
云水谣的菜品总体来说少油,偏清淡,或许是从别的大城市引进了“养生”饮食的概念吧。因此对于平时喜欢“重口味”的人来说,可能会略有些不习惯。盐水盘菜,家烧豆腐干(明明是老豆腐啊,这里叫豆腐干?可能是菜单手误吧),更是其中的代表,好在我对它们还是比较中意的。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炒素面是楠溪江很常见的主食,其实跟我们平时吃的炒粉干差不多,但是各个店家或者厨师都有不同搭配,所以口味虽然总体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差异的。锦粉饺也一样,外观虽大致相同,里面的馅料同样因店而异,因人而异。有趣的是正因为这俩“兄弟”,此次楠溪江之旅似乎都没吃什么米饭。
好,最后又到了吐槽时间,这道鱼丸菠菜汤的主角,如果能换成三块一颗的手打鱼丸就好了,其它没“毛病”,呵呵。
不知道是不是口味差异,这道凉菜“鸡卷肉”是这几年出差,唯一一道让我“望而生畏”的家伙。用我在朋友圈感叹的话来讲,就是“五味杂陈,难以下咽”,那种辛辣酸涩以及臭鸡蛋的味道,真是太不起它的容貌了。
当然,大家如果到云水谣打卡,也不用拘泥于这里的餐饮美食,毕竟音乐才是“乐舍”的主题啊。它的具体位置在温州市永嘉县九黄线大若岩旁边,适合自驾前往,也可以乘坐岩头-大若岩公交车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