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历姓名
小晴
职业
人工智能记者、新闻主播
单位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今天是小晴试播的首秀
看看她的表现怎么样
↓↓↓
随着小晴的走红
新闻中的一种特色食品
也引起大家广泛的兴趣——
祛毒猪肝肠
猪肝?
做成肠?
怎么还叫“祛毒”?

其实,
很多人不知道
这种祛毒猪肝肠
源自青大附院的医学技术
可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一种“高科技肠”!
↓↓↓
祛毒猪肝肠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意外收获”
——使用外科手术方式祛毒后的猪肝肠

背后故事
猪肝肠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故事。长久以来,由于CT是二维影像,医生无法进行直观手术规划,很多疑难危重复杂手术难以实施。从事小儿外科工作30余年,青大附院院长董蒨萌生了建立精准三维立体图像指导医生规划手术的念头。由于团队缺少技术方面的支撑,课题立项一年半,仍然没有多少进展。
直到2013年1月6日,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一次来访,打破了僵局。作为老牌家电企业,海信在显示与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核心优势,且在2005年就开始了在医疗产业上的布局。此后,经过海信和青大附院研发团队联合技术攻关,研发出国际唯一一款基于小儿肝胆胰的海信CAS和SID(外科智能显示系统)两款创新产品,实现从“传统”到“精准”手术治疗的根本转变。
也正是在研发海信CAS和SID的过程中,董蒨团队为获得猪肝CT数据,多次杀猪取肝。这些猪活体的标记为“QD-piggy”,“QD”代表青岛,“piggy”英文释义为小猪。
一来二去,董蒨顺带研究起了猪肝。“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佳肴补品,肝脏虽是解毒器官,但这个解毒器官里是不是有一些还没来得及解的毒,会被同时吃到体内呢?”
由此问题入手,董蒨团队又开始踏踏实实做研究、做实验,针对生鲜猪肝里的毒素,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生鲜猪肝祛毒方法,获得4个国家发明专利,还推出了“青英董氏祛毒猪肝”系列产品。
董蒨表示,研发团队未来还将开发适用于婴幼儿、孕产妇、手术后人群、老年人健康保健的系列猪肝营养品等。
作为一名吃货的小编
代表广大吃货问一个问题:
我们什么时候能吃上祛毒猪肝肠?
这次供应武汉
让青岛援鄂的医护人员先吃
再大的吃货也表示:
我赞同!
我可以再忍忍!
不过
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
我们日常吃的猪肝
质量怎么样呢?
猪肝
公众号“丁香医生”曾有文章称:
健康的肝脏会把体内毒素代谢排出体外,不过相比其他器官,确实重金属和药物的残留会更多一些。
但是,只要购买通过检疫的合格猪肝,食用前充分清洗浸泡。再加上我们食用猪肝的量其实很有限(也并没有让大家天天吃、顿顿吃),着实不用太过担心。包括猪肝在内的动物肝脏,维生素 A 含量非常高 (鹅肝、鸡肝更高) 。
维生素 A 作为脂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确实对人体是有害的。
包括急性、慢性的维生素 A 过量中毒,如恶心、头痛、呕吐、脑压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皮肤损伤等等;对于孕妇来说,过量维生素 A 摄入还可能引起出生缺陷等(不单是维生素 A,任何营养素过量都是有毒副作用的)。
结论 1:对 6~12 月龄的宝宝来说,每周吃 1~2 次动物肝脏,总量不超过 50 克是安全的。
结论 2:对于孕期的准妈妈来说,适当食用猪肝,每周在 75~85 克以内也是安全的。如果已经每周吃了猪肝,我们当然不提倡孕期服用含有视黄醇来源的维生素 A 补充剂,以免增加过量风险。
如何正确清洗猪肝去毒?
1、猪肝要现切现做,新鲜的猪肝切后放置时间一长胆汁会流出,不仅损失养分,而且炒熟后有许多颗粒凝结在猪肝上,影响外观和质量,所以猪肝切片后应迅速使用调料和湿淀粉拌匀,并尽早下锅。
2、把猪肝切片后,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至无血水渗出,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残存于猪肝的毒素。
肝是体内最大的毒物中转站和解毒器官,买回的鲜肝不要着急拿着去做菜,应该先把肝放在清水里冲洗十分钟,然后再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也可以在水里面稍许放入一些白醋,使其排除毒素的速度加快。
如果肝脏的各类毒性物质未能排净,那么有毒物质就会残留在肝脏的血液中,可能会诱发癌症、白血病等疾病。
3、猪肝常有一种特殊的异味,烹制前,首先要用水将肝血洗净。
4、烹调时间不能太短,至少应该在急火中炒5分钟以上,使肝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不要一味求嫩,否则,既不能有效去毒,又不能杀死病菌、寄生虫卵。
5、治疗贫血,可以搭配菠菜,但是菠菜要提前焯水处理,先除去菠菜中大量的草酸,因为草酸盐是抑制铁元素吸收的元素之一。
相信市场一些品牌猪肝
也是没问题的
我们的主播小晴
说不定后面还会带来美食节目哦~
接下来
再看一条小晴播报的疫情新闻吧:
来源|微博网友(见水印)、闪电新闻、三九健康网、网易新闻等